新聞中心
?
我校師生集中收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實況
(撰稿 向 陽) (審稿 伏炎安)




一百年前,一群以救亡圖存為己任的青年學子振臂高呼,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;而一百年后的今天,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,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,也有著無數青年奮斗的身影。“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”,在時光兩頭的我們便是如此,腳下的土地是我們共同守護的祖國,她的夢想亦是我們共同追逐的遠方。一百年弦歌不輟,一百年薪火相傳,時代在變,但中國青年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五四精神的追求卻始終不渝。習總書記教導我們:“任何脫離人民命運的追求,都是孤芳自賞,只會越走越窄。”優秀青年工人代表洪家光說:“一個人的努力影響范圍有限,但無數人的奉獻,卻有著強大的力量。”我們生逢一個偉大的時代,更有著偉大的使命——為民族復興而不懈努力。我們堅信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,必將在一代代青年的努力奮斗中實現!
曾駿豪(1703班)
一百年前,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,中國的先進青年從黑暗的時局中覺醒,他們秉持著“愛國、進步、民主、科學”的偉大五四精神,挽救民族危亡,維護民族尊嚴,凝聚民族力量,他們的的奮斗讓民族、時代和人民認識到,沒有人會恩賜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。他們為人民戰斗,為祖國獻身,終以青春之我,創造了青春之中國、青春之民族。
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,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,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,生逢其時,也重任在肩。“船到中流浪更急,人到半山路更陡”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上,我們更應把握新時代青年人的歷史機遇,堅持革命精神和人民立場,登高望遠,居安思危,艱苦奮斗,在創新發展的時代大潮中有所作為,為建設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而美好的中國而不懈奮斗!
鄭唯楚(1703班)
一百年前,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全面覺醒,在民族危亡之際,凝聚全國人民的力量,匯流成改造中國,改造世界的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。青年,作為五四運動的先鋒,在一百年后的今天,更應該發揚以“愛國、進步、民主、科學”為主要內容的五四精神,秉承中國青年運動永久奮斗的偉大傳統,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,那就讓我們自己創造一個光明的中國!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,而我們當代青年更要珍惜時代的際遇和機緣。既“生逢其時”且“重任在肩”,就讓我們把最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。不論是過去,現在還是未來,青年,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!
伏凌峰(1704班)
時逢五四運動一百周年,青年應知肩上之道義。為成肩上之道義,應知青年人應懷有何種精神,以謀劃人生,以創造歷史。
新時代青年迎新時代之機遇,在這個關鍵時代,應該居安思危,認清立場,把握使命,有所擔當,有所作為。青年人應于何處尋自己應存之精神?定須先從五四運動尋起。五四運動以追求救國救民的前沿性,團結各族人民的廣泛性,推動了中國人民追求真理,追求進步的進程。通過五四運動,中國青年發現了自己的力量。也發現了中國的進步與發展,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。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,與五四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有著相同本質,都是同人民一道,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。
離開了祖國需要,人民利益,任何孤芳自賞的行為,都會陷入狹小境界。新時代青年,應知道愛國主義是立身之本,成才之基,應讓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,在心中高高飄揚,如此方能讓個人之意義得以彰顯,才能讓青年不走錯路,不走歪路,讓青年人的行為落在應落的地方。
新時代青年應同五四時代青年一般,不畏艱險,勇于奮斗。不把負重前行當負擔,以磨練身心為勞苦,就不會被漫長道路上的各種困苦所打倒。新時代青年要不畏磨難困苦,不怕驚濤駭浪,做好每一件事,完成每一項任務,成就自我,升華自我。
新時代青年應練就踏實本領。不論是成就自身理想,還是擔當時代使命,都需要過硬本領。青年應把握自身的青年氣質,青年天性,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,專業技術本領,為實現理想,實現人生意義筑基。
習近平主席提到:“壓力是青年人的動力。”青年應該不畏壓力,頂過壓力,從而提升自我。認識到了青年應做什么,應懷有何種精神去做,青年才能擔起道義,實現人生。